撸串喝冰啤的“快乐代价”,你能承受吗?
- 2025-08-25
青光眼被称为“视力小偷”,它通常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悄悄损害视神经,一旦视野受损,很难逆转,严重者甚至会失明。
但是,早期发现、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甚至控制青光眼的进展。
那么,哪些人应该格外警惕?又该如何筛查呢?
有青光眼家族史者
青光眼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,一级亲属(父母、兄弟姐妹)患病者,其患青光眼的风险约为普通人的4-9倍。有家族史者务必定期做眼压、视神经和视野检查。
高度近视或远视者
高度近视(度数超过600度):眼轴变长,视神经更容易受到损害,罹患开角型青光眼风险增加;
高度远视:眼球结构狭窄,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,表现为突发眼痛、视力下降、恶心呕吐等。
长期使用激素药物者
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、吸入剂、口服激素,会导致眼压升高,引发“类固醇性青光眼”。这是现代人常被忽视的风险之一,尤其是自行购买激素眼药水的行为应引起警惕。
糖尿病、高血压患者
这些慢性疾病可能损伤视网膜血管,增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风险。合并多种慢病者应将眼底检查纳入日常体检。
40岁以上中老年人
随着年龄增长,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显著上升,40岁后每年应进行一次常规眼科检查,有利于青光眼早期发现。比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,其早期无明显症状,常在常规体检中被偶然发现。
青光眼筛查并不复杂,以下是常见的几项检查项目:
眼压测量:了解是否存在高眼压(但注意:有些患者眼压正常仍可患青光眼,称为“正常眼压型青光眼”);
眼底检查:观察视乳头是否出现“凹陷扩大”; 视野检查:检测是否存在早期视野缺损(青光眼的典型特征);
前房角检查、OCT检查:评估房角是否狭窄、视神经纤维是否变薄。
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全面眼科检查,尤其要选择有眼压计、眼底照相机、OCT仪、视野仪等设备齐全的医院或专业眼科机构。
很多人误以为青光眼是老年病,或者只有“眼压高”才需要担心,其实不然。青光眼的“隐匿性”和“不可逆性”令人谈之色变,但只要我们识别风险、定期检查、规范治疗,多数青光眼患者都可以终生保有良好视力。